好朋友推薦我去看故宮博物館玉器展,
原本不大有慾望過去看,可是後來她貼了玉器展網頁上的這段給我:
「 第三單元「感知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對話」,從1919年獲得驗證的廣義相對論,提出視覺所認為的現實可能是錯覺,而視覺認定的錯覺有時反而更接近真實的物理世界。以此觀看漢代各式玉神獸扭曲變形的身軀,雖然看來是不合常理的錯覺,卻可能更符合真實世界。 」
哇塞這口氣這~~~~麼大!我還以為華人不懂幽默,如今才知道自己有眼不識泰山!
前天才看了博恩,以為全是仿造美式幽默,結果完全搞錯了!世界也要跟台灣學習!
於是我決定前往故宮,一探虛實,痾...實幻...之間。
首先來看正常的:
非常的親切,中英日都有。我自己日文很爛,無法評價日文翻譯,
但是左邊的英文 (以至整個展覽的英文),卻是非常優美,而且翻的很好,
不差太遠,真的是恰到好處。我大概整篇會不遺餘力的誇獎這位譯者,
看你的譯文,已戀愛。
後面還要翻這些你不見得同意的東西,真的是辛苦了,那感覺我懂。
可是沒辦法,要賺錢。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我很想與你結識。
但是你翻的真的太好太強了,結果把華人藝術界的物理嫉妒 (Physics Envy) 翻得一覽無遺。
...抱歉岔題了,我們先把好的部分看完。
他們把鐘鼎的文字印到牆面上翻成現在的文字。
霸氣十足,極具威嚴。
300 房號展覽大概就這兩樣實體展覽品。
採光、陰影,很有氣氛,不愧為國家級的水準。
只不過有 303 房號展覽魚目混珠。
有句話說得好:
「你也許永遠騙得了部分人,或一時騙得了所有人,
但你無法永遠騙了所有人。」- 林肯總統
如今剛好來的是部分人以外的人如我,
我也覺得應該有其他人也撰文開罵,
不過多吃吃苦口良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吧?
一進來,就會看到這片:
首先,這個英文實在太美了....
光是那個 betwixt 就對我施展強大魔力,往前送了幾百年,
來到了哲學家休穆的文章,那感覺何等舒適。
...encompassing...singular age of illusory art...nonetheless induce...
我看了簡直心被擄獲,讀著讀著就傻笑,好像癡癡望著戀人一般。
即便這段:
The third section, "Dialogue Between the Perceived World and the Physical World", presents the idea that, with the valida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in 1919, the world as perceived through vision may be an illusion, while what is perceived to be a visual illusion may in fact be closer to reality. Thus, the distorted bodies of sacred beasts adorning Han era jades may seem to be anomalies that go against common sense, but in truth, they may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the reality of this physical world.
全是胡扯,不過還是精準的從中文翻過來,而且美不勝收。眼睛每次讀到上面粗體字,心臟就因感動而多跳了一下!
翻譯就是要這種水準!!不是路上或公共場所那些看似沒給錢的譯文!!
另外,廣義相對論裡面根本沒有講到這種眼見/實體世界。
在地球這種低重力場近似下,你根本看不見什麼空間扭曲 (或嚴格講,空間 - 空間扭曲),
你頂多看到時間扭曲 (空間 - 時間扭曲,即加速度),這也就是所謂的地心引力。這樣的扭曲是畫不出圖來的,
最直接的感受方式就是重力 (不信的話你自己好好研究,
看看人家都對於 trampoline 比喻或是一般網路上出現的動畫怎麼講,
物理學家一定跟你說那根本不準,那頂多向人表達「有扭曲」與「移動結果」而已,
那只是把重力再「翻」成重力,實際上根本沒翻成時空扭曲)。
況且,何必談到廣義去?狹義相對論就已經講到時空相對,物體快慢長短扭曲的事情了。
我整場一直覺得很扯,要胡扯也不扯狹義相對論。
但也許是因為比較少人知道廣義相對論,它的數學實在太複雜了,
搞得愛因斯坦花幾年把數學模型湊出來,更不可能是這些古代文明所能企及的數學。
古代也沒什麼人能夠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去體驗扭曲的感受;
你也沒看見那些玉器物體的大小變動,只不過是眼睛錯覺。
原本你可以更精確的講成心理學的那種不協調感,給的 QR code 裡面也都是這樣講,
偏偏要搞出一個相對論。我在看展覽的同時,聽見旁邊講英文的韓國人與台灣朋友邊笑邊聊:(我把它翻中文)
韓:「為什麼會說這些東西?我看也不覺得有他們講的那樣。」
台:「我也看不出來。我想他們就是看看這些文物,想把它跟某東西做關聯,就想到來做這個吧。」
我實在痛心疾首,呼籲這些不懂科學的人不要隨便寫出這種丟臉的文。
好好給我老老實實的讀讀它,不要一知半解,丟臉丟到國外。
我都不知道這是人文科系嫉妒理工科系,還是華人忌妒美歐了。
是想告訴全世界我們胡扯比法國人厲害嗎?
(以上如果覺得不服想戰的來戰,我巴不得你戰!全球各地的文化鐘擺已經打得你們腫死,老早該擺回來了!
最好讓你在這裡多丟臉幾次!最好丟臉得詳細一點,這樣我也有東西寫給外國人看!不然人家要無聊死!
我絕對願意公開拿你的思想來開刀!殺雞儆猴!)。
好好一個藝術展覽,欣賞人類的創作結晶,被這群老鼠屎搞爛成這樣。
唉,失態了。
心情平復下來了,我們繼續往下看詳細:
最後那邊: The mathematical terms used in this Exhibition are based on the standard terminolog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aiwan.
我覺得不必要。是想表示自己多麼正統?你到底覺得這些 terminology 需要我們台灣當權威,
還是你相信這些語詞已經在英文學界屹立多年,不用你給什麼擔保?
(不是罵譯者,罵得是寫這段話背後的態度,但我不知道是誰想寫出這句的)
講對了就沒什麼好怕的啊。
不用在那裏 Math Envy 了。
不用擔心,物理界也沒有那麼與數學界一家親。
來享受美美的文物吧。我自己還蠻愛玉器的,有種說不上來的潤澤、圓滑、朦朧美,不像西方寶石、水晶盡是稜角。
以下這隻我最喜歡。
左右兩片做得不一樣,美得令人昏倒:
那個黑洞的圖很美,不旋轉不帶電黑洞的空間扭曲圖。
水平距離 [d(x^2)] + d(y^2)]^(0.5) 為遠處者測量的距離,或說在該地不出現有質量之物時的距離,
沿著那個膜往下移動的距離 ds = [d(x^2) + d(y^2) + d(z^2)]^(0.5) 為前往黑洞時,前往者實際感受到自己必須行走的距離。
這是什麼感覺,可以想像多拉 A 夢的百寶袋,你從外面看是一個小袋子,
手伸進去卻感覺無限寬廣,無法碰到袋子的邊界,就是這種感覺。
可是跟你的文物八竿子打不著。
硬是把右邊的文物講得跟 Möbius strip 一樣。
我看了老半天,完全看不出它哪裡有展現 Möbius strip 的特性,
況且如果真的要展現出來,最好的方式是吊著並且可以讓人從四處觀看,
而不是貼在平面上。
因此在所有胡扯介紹當中,這個是最丟臉的。
放了一顆地球儀,解釋非歐式空間,很好。
但是你附近沒有一個文物展現了這個特性。
除了那個地球儀外。
我沒有看到哪裡有二維曲率又刻出平行紋路明顯相交或接近的文物。
下面這個我也超愛,可以算做我心中的第二名。 <3
真...真的可以停了。
這張圖只是更明確表示你不懂相對論...
整個展覽應該是沒問過物理系教授的意見。
如果有,麻煩把那位教授的名字貼上來。他大概可以不用教了。